奇峰角立千螺晓,远水平铺疋练秋。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螺川早发

明 · 王猷定

月落寒沙际,凄凄宿雾收。

轻桡随鹭转,浦口听湍流。

奇峰角立千螺晓,远水平铺疋练秋。

回望孤城处,空烟漫碧流。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猷定(1598年—1662年)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王猷定,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文学家,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其以散文著称,与侯方域、魏禧、汪琬并称“明末清初散文四大家”,王猷定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

译文

月亮落在寒冷的沙滩上,清晨的薄雾渐渐散去,轻轻地摇着船桨,随着白鹭的飞翔而转动,在河口处聆听湍急的流水声,奇特的山峰像千只田螺一样在晨光中耸立,远处的水面像一匹平铺的白绢,映照着秋天的景色,回头望向那座孤独的城市,只见空蒙的烟雾弥漫在碧绿的江流之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螺川(今江西吉安附近的一处地名)清晨出发时的景象,首联写月落雾收,点明时间;颔联写船行水上,鹭鸟相伴,听水声潺潺;颈联以“奇峰角立千螺晓,远水平铺疋练秋”两句,生动描绘了山峰的奇特与江水的宁静;尾联回望孤城,烟雾缭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或过往生活的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螺川早发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颈联“奇峰角立千螺晓,远水平铺疋练秋”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山峰比作千只田螺,将水面比作白绢,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王猷定在明末清初之际,经历了社会的动荡与变迁,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或归乡途中,于螺川清晨出发时所作,面对眼前的自然美景,诗人不禁触景生情,将所见所感融入诗中,表达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留恋,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憧憬,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人文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