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喜残年如白传,更怜诸子慕崔丞。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从孙义兴宰李清

唐·李白

白鹤栖庭树,清风恋县廊。

琴堂尘不扫,书幄蠹生光。

吾家青箱学,是谓椎轮倡。

自喜残年如白传,更怜诸子慕崔丞。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优美,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译文

白鹤栖息在庭院中的树上,清风依恋着县衙的长廊。

琴堂上灰尘未曾打扫,书卷中蠹虫闪烁着微光。

我家世代传承的学问,是学问的初创和倡导。

我为自己晚年能像白居易那样悠然自得而感到高兴,更怜爱你们这些子孙后辈仰慕崔丞的才情。

释义

首联描绘了县衙环境的清幽,白鹤与清风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颔联通过琴堂尘不扫、书幄蠹生光,暗示了李清作为县令的清廉与好学,颈联则自豪地提到了家族学问的传承,表达了李白对家族文化的自豪,尾联则表达了李白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满足,以及对从孙李清及其诸子才情的赞赏和期望。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赠给从孙李清的,诗中充满了对李清及其家族的赞美和期望,李白通过描绘县衙环境的清幽和李清的好学,展现了李清作为县令的清廉与才情,李白也表达了自己对家族文化的自豪和对晚年生活的满足,尾联中的“自喜残年如白传,更怜诸子慕崔丞”则体现了李白对白居易和崔丞的敬仰,以及对李清及其诸子才情的赞赏和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作为长辈的慈爱与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晚年的生活经历有关,李白晚年生活较为坎坷,但他依然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赞美从孙李清及其家族,表达了自己对家族文化的自豪和对晚年生活的满足,李白也借白居易和崔丞的典故,表达了对李清及其诸子才情的赞赏和期望,这首诗不仅是对李清个人的赞美,更是对家族文化和传承的颂扬。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诗中的“白传”和“崔丞”可能暗指白居易和某位崔姓官员,但具体指谁并无确切考证,这里的“白传”和“崔丞”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象征和典范,用来表达对李清及其诸子才情的赞赏和期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