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省试湘水曲
唐·李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岑。
岂不怀荣畏友朋,一生凛凛蹈春冰。
桂水秋更碧,湘山晓自青。
谁人得似此,无荣复无辱。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频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频,字德新,唐代诗人,睦州寿昌(今浙江建德)人,大中八年(854)进士,曾任南陵主簿、武功令、侍御史、都官员外郎等职,他工于诗,尤善近体,与方干、姚合齐名,有“姚、李”之称,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是唐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诗人。
译文
在衰败的树林中,树木稀疏地站立,秋天的山岭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我难道不渴望荣耀和害怕失去朋友吗?但我一生都小心翼翼地行走,就像在春天薄冰上踏步一样,湘江的秋水更加碧绿,湘山的早晨自然青翠,谁能像我这样,既没有荣耀也没有耻辱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首联和颔联以秋林、秋山为背景,引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即渴望荣耀但又害怕失去朋友,因此一生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描绘湘水的碧绿和湘山的青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无荣无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境遇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首联和颔联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颈联和尾联的描绘,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无荣无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频在参加省试时所作,省试是唐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重要考试,对于士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李频在参加省试时,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