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壮观虽一快,不如帆映青山行。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行杂感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江水滔滔日夜东,向来壮观虽一快。

不如帆映青山行,满目清幽景不同。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其文自成一家,与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及《补遗》,《子不语》、《续子不语》等著作传世。

译文

江水滔滔不绝地向东流去,虽然那壮观的景象能给人带来一时的畅快。

但比起船帆映衬着青山缓缓前行的景致,还是后者更让人感到满目清幽,景色别有一番风味。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江水的壮观与青山映衬下的宁静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首句描绘了江水滔滔的壮观景象,次句则以“虽一快”点出这种景象虽能带来短暂的快感,后两句则笔锋一转,将视角转向帆影与青山的和谐共生,强调了这种清幽之景的独特魅力。

赏析

袁枚此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两幅截然不同的江行图景:一是江水滔滔的壮观,一是帆映青山的清幽,前者虽能带来一时的视觉震撼,但终究难以持久;而后者则以其宁静、和谐之美,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长久的回味,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也体现了其“性灵说”的文学主张,即强调文学创作应抒发真情实感,追求个性解放和心灵自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袁枚辞官归隐后,游历山水之间时所作,袁枚一生热爱自然,追求自由,其诗歌创作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善于捕捉并表现自然之美,在辞官归隐后,他更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和游历山水之中,此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江行的不同景致,袁枚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