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赋得寒儒分,五十灯前见细书。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读

宋·陆游

也知赋得寒儒分,五十灯前见细书。

老眼渐昏那得久,夜窗常怕晓鸡啼。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也知道自己不过是贫寒的读书人,命运早已注定,年近五十还在灯前阅读细小的文字,老眼渐渐昏花,这样的阅读又能持续多久呢?常常害怕夜晚读书的时光太快结束,害怕窗外传来报晓的鸡鸣。

释义

也知赋得寒儒分:诗人自知身为贫寒读书人的命运。

五十灯前见细书:年近五十,仍在灯下苦读小字书籍。

老眼渐昏那得久:随着年岁增长,视力逐渐下降,难以长时间阅读。

夜窗常怕晓鸡啼:夜晚读书时,总是担心天亮鸡鸣,时间匆匆流逝。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夜读时的感慨之作,诗中通过“寒儒”自况,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清醒认识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尽管年近五十,视力衰退,但诗人依然坚持在灯前阅读,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知识的渴望,诗中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早年曾投身抗金斗争,但仕途不顺,多次被贬,晚年退居家乡,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仍不忘忧国忧民,坚持文学创作,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艰辛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知识的热爱,以及他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