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山北空闻雷,青秧欲槁吁可哀!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祈雨

唐·李约

山南山北空闻雷,青秧欲槁吁可哀!

云行雨洽皆天意,未必人为可强来。

作者简介

李约,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存博,一字博古,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出身皇族宗室,曾任殿中侍御史、尚书郎、中书舍人等职,他工诗文,好音律,善鼓琴,与文人名士多有交往,如白居易、元稹等,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民生疾苦,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译文

山南山北只听见雷声轰鸣,却不见雨滴落下,眼看着田里的青秧即将枯槁,真是让人哀叹不已!云行雨落皆是天意所为,并非人力所能强求而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干旱天气,祈求雨水却不得的无奈与哀愁,首句“山南山北空闻雷”以雷声为引子,暗示了降雨的预兆,但“空闻雷”三字却透露出雷声大、雨点小的失望之情,次句“青秧欲槁吁可哀”直接点出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青秧即将枯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计的担忧与同情,后两句则转而抒发对天意的感慨,认为云行雨落皆非人力所能控制,透露出一种顺应自然、接受命运的无奈心态。

赏析

这首诗以祈雨为主题,通过描绘干旱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中“空闻雷”与“青秧欲槁”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效果,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也借自然之力的不可抗拒,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某次严重的干旱灾害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干旱、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李约可能亲眼目睹了干旱给农民带来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同情与忧虑,于是写下了这首《祈雨》诗,以表达自己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忧国忧民、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