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醉里偏怜江水绿,意中已想荔枝红。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注:“醉里偏怜江水绿,意中已想荔枝红”这句并非直接出自杜牧完整的某一首诗中,而是后人根据杜牧描写华清宫及唐玄宗与杨贵妃故事的诗句风格,提炼或仿写的意境之句,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将其融入杜牧的《过华清宫》系列诗中作为一首的结尾部分进行解析,以展现其可能的文学情境。)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他的诗作在晚唐成就颇高,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针对融入的“醉里偏怜江水绿,意中已想荔枝红”部分进行翻译)
醉意朦胧中我偏爱那江水碧绿如翡翠,心中早已想象着荔枝成熟时的红艳如火。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或代指唐玄宗)在沉醉之时,对自然美景(江水之绿)的偏爱,以及内心深处对远方美味(荔枝之红)的渴望,暗含了对奢华生活与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唐玄宗因宠爱杨贵妃而劳民伤财、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批评。
赏析
这两句诗以其鲜明的色彩对比(绿与红),以及深刻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细腻洞察,通过“醉里”与“意中”的描绘,既表现了唐玄宗沉迷于个人享乐的状态,又预示了他对国事的忽视和对民生的不顾,最终导致了国家的动荡,这两句诗也体现了杜牧诗歌中常见的咏史讽今手法,借古喻今,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虽然“醉里偏怜江水绿,意中已想荔枝红”并非杜牧原诗中的直接句子,但结合杜牧的《过华清宫》系列诗来看,这些诗作都是围绕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及其背后的历史教训而创作的,杜牧通过描绘华清宫的奢华景象,以及唐玄宗为满足杨贵妃口腹之欲而采取的种种措施(如千里送荔枝),批判了统治者的荒淫无度,同时也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融入的这两句诗无疑是对这一主题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