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窗静对千梢竹,翠窦新疏一脉泉。出自哪首诗?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绿窗静对千梢竹,翠窦新疏一脉泉。

风定日闲花自笑,雨余云散鸟争喧。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绍嵩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留有诗作传世,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反映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译文

绿色的窗前静静地对着成千上万根竹子,新疏通的翠色泉眼流淌出一脉清泉,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笑;雨后初晴,云雾散去,鸟儿们争相鸣叫,热闹非凡。

释义

绿窗静对千梢竹:形容居所环境清幽,窗前绿竹成荫,给人以宁静之感。

翠窦新疏一脉泉:翠窦指泉眼,新疏即新开通,一脉泉形容泉水清澈细长,流淌不息。

风定日闲花自笑:风停日静,花儿在宁静中显得格外娇艳,仿佛在微笑。

雨余云散鸟争喧:雨后初晴,云雾散去,鸟儿们恢复了往日的活力,争相鸣叫。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句“绿窗静对千梢竹”以绿窗和千梢竹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次句“翠窦新疏一脉泉”则通过新疏的泉眼和流淌的清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而富有生命力的景象,后两句“风定日闲花自笑,雨余云散鸟争喧”则通过风定日闲、花笑鸟喧的动态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禅意,是释绍嵩山居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其创作多受佛教思想影响,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生活中所写,通过描绘周围的自然环境来表达自己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在宋代,文人墨客多喜欢游历山水、隐居山林,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创作的灵感,释绍嵩的这首诗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