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岁暮
宋·陆游
我生尚及宣和末,颁历频惊岁月移。
四海干戈犹未息,一身流落已堪悲。
雨声飕飕催早暮,云气昏昏蔽高低。
新岁定无佳景至,穷愁何以展眉头。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我出生的时候还能赶上宣和末年的光景,频繁地领取新历让我惊讶于岁月的流逝,四海之内战乱仍未平息,我一人漂泊流落已经足够可悲,雨声嗖嗖地催促着早晚的交替,云气昏沉遮蔽了天空的高低,新的一年里肯定不会有好景致到来,穷困与忧愁让我怎能舒展眉头。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我生尚及宣和末”点明了自己的出生年代,宣和是北宋末年的年号,暗示了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次句“颁历频惊岁月移”通过领取新历这一日常行为,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惊讶和无奈,接下来的两句“四海干戈犹未息,一身流落已堪悲”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个人命运的哀叹,最后两句通过描写雨声和云气,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并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无望和对穷愁生活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个人的经历为背景,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了自己内心的悲凉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与金朝之间的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自己也经历了多次的流离失所和仕途不顺,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深恶痛绝,也可以看到诗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