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从兄襄南归
唐·李白
汉水东流绕曲阿,西瞻蜀海浩无涯。
三巴春霁初闻雁,百越秋深几见花。
北固山边东望海,云阳树里极天涯。
两家子孙各长大,他年穷达毋相忘。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好饮酒作诗,游历名山大川,其诗作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奔放,风格雄奇,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不仅擅长诗歌,还精通剑术,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才子。
译文
汉水向东流淌环绕着曲阿之地,向西眺望蜀海广阔无边。
在巴蜀之地春天雨过天晴时初次听到大雁的叫声,而在南方百越之地深秋时节又能见到几次花开呢?
站在北固山上向东遥望大海,云阳树影深处仿佛已至天边。
你我两家的子孙都已长大成人,将来无论贫穷还是显达,都请不要忘记彼此。
释义
这首诗是李白赠给其从兄(堂兄或表兄)襄南归乡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无论境遇如何变化,都要保持友情的期许,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赏析
此诗开篇即以宏大的自然景观入手,汉水东流、蜀海无涯,既展现了地理的辽阔,也寓含了人生的广阔与未知,中间两联通过季节变换和地域差异,进一步渲染了时空的广阔与人生的多变,尾联则直接点题,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友情的期许,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全诗语言流畅,情感饱满,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间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从内容来看,应是李白在其人生旅途中,面对壮阔的自然景象,思念远方的亲人,特别是即将归乡的从兄襄南,有感而发之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结交广泛,对亲情、友情有着深厚的情感,此诗不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也体现了李白对于人生、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在李白众多的诗歌中,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