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贾至
九月十月天雨霜,江南剑南途路长。
巴陵夜雨秋萧索,散别孤城此夜霜。
作者简介
贾至,唐代文学家、官员,字幼邻,河南洛阳人,唐玄宗天宝初年,以校书郎为起点步入仕途,后任中书舍人,安史之乱中,随唐玄宗逃往四川,曾任中书侍郎、右散骑常侍等职,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与独孤及、梁肃等人齐名,为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诗歌亦有佳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译文
九月十月间,天空降下了寒霜,江南到剑南的道路遥远而漫长,在巴陵的夜晚,秋雨绵绵,带来一片萧索的景象,我们在这座孤城中,于这寒霜之夜分别。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与友人分别的场景,首句“九月十月天雨霜”点明了时节,强调了天气的寒冷和霜降的到来;次句“江南剑南途路长”则说明了友人即将远行的路线漫长而艰辛,后两句“巴陵夜雨秋萧索,散别孤城此夜霜”进一步渲染了分别时的凄凉氛围,巴陵的夜雨、秋日的萧索以及孤城中的寒霜,共同构成了一幅离别时的凄清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内心的凄凉,诗中“天雨霜”、“途路长”、“夜雨秋萧索”、“孤城此夜霜”等意象,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和环境的恶劣,更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离愁别绪,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至在巴陵(今湖南岳阳)与友人王八员外分别时所作,当时正值深秋时节,天气寒冷,霜降已至,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面对漫长的路途和未知的未来,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在战乱时期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