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李商隐
数残宫漏寒无寐,开尽梅花病不知。
倚柱凝眸心欲碎,寒风透骨意难支。
空庭寂寞人无影,冷月凄清夜有思。
欲寄锦书无雁字,病中愁绪满襟衣。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和社会批判。
译文
宫中的漏刻已数尽,寒冷的夜晚我无法入眠,梅花已经全部开放,而我却在病中浑然不觉,我倚靠在柱子上,凝视着远方,心碎不已,刺骨的寒风让我难以支撑,空旷的庭院里寂静无人,冷清的月光下我思绪万千,想要寄出书信却无雁可托,病中的愁绪溢满了我的衣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的孤独与愁苦,首联通过“数残宫漏”和“开尽梅花”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而病体难支的氛围,颔联进一步通过“倚柱凝眸”和“寒风透骨”的动作与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助,颈联则通过“空庭寂寞”和“冷月凄清”的景物描写,烘托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尾联则通过“欲寄锦书无雁字”的无奈,以及“病中愁绪满襟衣”的愁苦,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诗人在病中的孤独、愁苦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景物描写也极具画面感,使得全诗在情感与景物之间形成了完美的融合,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使得全诗在形式上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上的失意和身体上的疾病而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在寒冷的夜晚,他独自一人在病榻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望着窗外已经开尽的梅花,他更加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自身的渺小,他提笔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在病中的孤独、愁苦和无奈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李商隐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