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岸花樯燕望偏幽,
春半如秋意转愁。
今朝零落已可惜,
明日重寻更无迹。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其以五言律诗见长,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人生哲理及思乡之情,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译文
我站在三湘四水的岸边,年复一年地吟咏着心中的诗篇。
拿起那凌云壮志的笔,醉意中折下五色笺纸,写下心中的雅意。
岸边的花儿和船桅上的燕子都显得那么幽静,
春天已过半,却仿佛有了秋天的愁意。
今日的花儿零落已让人惋惜,
明日再来寻找,恐怕连痕迹都难以寻觅。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三湘四水间的行吟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前两句写诗人年复一年地在此地吟咏,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的深情厚谊,后两句则通过“今朝零落已可惜,明日重寻更无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和惋惜。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岸花、樯燕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愁意的氛围,为后文的感慨做了铺垫,而“今朝零落已可惜,明日重寻更无迹”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和惋惜,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游历三湘四水期间,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的诗人,李群玉在游历过程中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产生了浓厚的创作灵感,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然、崇尚自由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