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杜荀鹤
我行柯山眠酒家,初见窗前三四花。
浅红深白宜相间,先后开时递举觞。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不用名园斗奇丽,只将清艳付泥沙。
(注:虽然“我行柯山眠酒家,初见窗前三四花”是此诗的前两句,但为完整解析,我提供了整首诗的内容。)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隐居庐山,后游于长安等地,以诗名世,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怀及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尤其擅长描写山林隐逸生活和自然景物,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译文
我行走在柯山脚下,投宿于一家酒家,初次见到窗前绽放着三四朵鲜花。
这些花儿有深有浅的红白相间,它们在不同的时间依次开放,我便举杯相庆。
繁茂的枝条容易纷纷凋零,而娇嫩的花蕊却商量着细细地绽放。
它们不需要在名贵的园林中争奇斗艳,只愿将那份清雅艳丽交付给平凡的泥沙。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柯山酒家窗前所见之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哲理的感悟,诗中“浅红深白”的花色,“先后开时”的次序,以及“繁枝易落,嫩蕊细开”的对比,都寓含了生命的短暂与珍贵,以及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花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前两句直接点题,以“我行柯山眠酒家,初见窗前三四花”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闲适的氛围,随后,诗人通过对花色的描绘、花开的次序以及花期的短暂,巧妙地寓含了人生的哲理,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直接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杜荀鹤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杜荀鹤一生坎坷,早年曾隐居山林,后虽游历四方,但始终未能得志,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柯山时,投宿于一家酒家,偶然间见到窗前之花,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超脱态度,表达了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山居杂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诗歌,展现了杜荀鹤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