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宋·苏泂
井桐叶落垂垂尽,篱菊花残续续开。
长爱南山秋入望,黄花不负白衣来。
作者及朝代
苏泂,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南宋高宗至孝宗时期,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苏泂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人多有交游,其诗作也颇受时人好评,但传世作品不多,今存《泠然斋诗集》等。
作者简介
苏泂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在南宋诗坛上,苏泂虽不如陆游、辛弃疾等人声名显赫,但其作品仍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井边的梧桐树叶已经快要落尽了,篱笆旁的菊花虽然残败却还在断断续续地开放,我长久地喜爱着南山秋天的景色,那满山的黄花(菊花)没有辜负我这位穿着白衣(平民)的访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井桐叶落和篱菊残开的景象,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自然风貌,诗人以“垂垂尽”形容梧桐叶的凋零,以“续续开”描绘菊花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诗人通过“长爱南山秋入望”一句,表达了自己对南山秋景的深厚情感,而“黄花不负白衣来”则进一步强调了菊花对诗人的陪伴和慰藉。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色,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梧桐叶的凋零与菊花的残开相对比,突出了菊花在逆境中依然绽放的顽强生命力,诗人通过“长爱南山秋入望”一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而“黄花不负白衣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深秋时节,面对自然景色的变化,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人可能是在游览南山时,看到了井桐叶落、篱菊残开的景象,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佳作,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苏泂的这首《秋思》以其细腻的笔触、深刻的寓意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南宋诗坛上的一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