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诸孙传素业,真无一事挂灵台。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示儿

宋·陆游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犹拟筑圃场。

书中幸有圣贤乐,身外初无得失忙。

但得诸孙传素业,真无一事挂灵台。

扪心自问今无愧,起向东窗日已光。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房屋东边已经种下了上百棵桑树,西边还打算开辟一片菜园,在书中能寻找到圣贤的乐趣,对于身外之物我已不再计较得失,只要子孙们能够传承下这份清白的家业,我的心中就真的没有一丝挂念了,扪心自问,如今我已无愧于心,起身望向东窗,晨光已经洒满了房间。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晚年对子孙后代传承家风的期望,以及对个人得失的超脱态度,诗中通过描述自己种植桑树、规划菜园等生活细节,展现了其淡泊名利、注重家庭教育的思想。“但得诸孙传素业,真无一事挂灵台”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子孙传承清白家风的期望,以及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其淡泊名利、注重家庭教育的思想,首联通过种植桑树、规划菜园等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宁静与充实,颔联则通过“书中幸有圣贤乐,身外初无得失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和对个人得失的超脱态度,颈联“但得诸孙传素业,真无一事挂灵台”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子孙传承清白家风的期望,以及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尾联则以“扪心自问今无愧,起向东窗日已光”作结,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无愧之心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沧桑,对名利和得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晚年生活中,陆游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和对子孙的培养,希望他们能够传承下清白家风,他也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表达了陆游对子孙后代传承家风的期望,以及对个人得失的超脱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