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的解释

小星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竹梅友

宋·楼钥

如今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

岁寒心事共谁论,月满山窗清影瘦。

作者及朝代

作者:楼钥(1137年-1213年),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愧主人,南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楼钥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初授温州教授,后历任太府寺丞、秘书郎、中书舍人等职,他一生好学不倦,藏书丰富,精于鉴赏,且善于诗文,有《攻愧集》传世,楼钥在政治上颇有建树,曾出使金国,不辱使命,为南宋朝廷赢得了尊严,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对宋代历史有深入研究。

译文

现在我不再害怕桃李的责怪(指世俗的偏见和误解),更因为与竹子为君(象征高洁)而结识了梅花这位朋友(象征坚韧与纯洁),在这寒冷的季节里,我的心事能与谁共论呢?只有那月光洒满的窗前,清瘦的竹影和梅影陪伴着我。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坚守和对志同道合朋友的珍视,桃李通常比喻世俗的繁华与名利,而竹和梅则象征着高洁、坚韧和纯洁,诗人通过“不怕桃李嗔”表达了自己不畏世俗偏见的态度,而“更因竹君得梅友”则展现了他因坚守高洁而结识了同样具有高尚品质的朋友的喜悦,最后两句“岁寒心事共谁论,月满山窗清影瘦”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孤独中坚守信念,与竹梅为伴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竹梅为友,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追求,诗人通过对比桃李与竹梅,突出了自己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和对高洁品质的坚守,诗人也通过描绘竹梅的清瘦形象,展现了它们在寒冷季节中的坚韧与纯洁,进一步强调了高洁品质的可贵,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楼钥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世俗的繁华与名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珍视那些与自己志同道合、具有高尚品质的朋友,也更加坚定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坚守和对志同道合朋友的珍视,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