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放臣万里忧国泪,戍客白首怀乡情。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诗歌多描写山水、饮酒、行旅、友情等题材,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明月从遥远的天山升起,照耀着苍茫的云海之间,长风穿越数万里,吹过了玉门关,汉朝的军队曾出征白登山,胡人窥视着青海湾,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征战之地,很少有人能够活着回来,戍边的战士望着远方的家乡,思念亲人,满面愁容,在这明月高悬的夜晚,高楼之上的人们也在叹息,他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被贬谪的臣子远离万里,心中满是忧国之泪;戍边的士兵白发苍苍,依然怀念着故乡的深情。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明月、长风、天山、玉门关等边塞景象,以及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和被贬谪臣子的忧国之泪,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离别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关山月”为题,通过描绘边塞风光和战士的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等句,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展现了边塞风光的壮丽,而“放臣万里忧国泪,戍客白首怀乡情”等句,则深情地表达了被贬谪臣子和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边塞时所作,当时,唐朝边境战事频繁,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李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离别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也隐含了诗人对自己仕途不顺、被贬谪的感慨和无奈。
《关山月》是李白的一首经典边塞诗,通过描绘边塞风光和战士的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而且思想深刻、情感真挚,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