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愁
朝代:唐代
作者:李群玉
漏床腐席夜失眠,湿灶生薪朝不爨。
四壁萧条长掩关,满庭芳草自孤妍。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人(今湖南澧县),他早年曾游历四方,广交文友,才华横溢,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李群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是唐代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不多,使得后世对他的了解相对有限。
译文
漏水的床铺和腐烂的席子让我在夜晚难以入眠,潮湿的炉灶里生火,早晨却连饭都煮不成,四壁萧条,我常常紧闭门户,满庭的芳草只能独自美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简陋的生活环境和内心的愁苦,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孤独之感,首句“漏床腐席夜失眠”描绘了诗人夜晚的困苦,床铺漏水,席子腐烂,难以入眠;次句“湿灶生薪朝不爨”则进一步描绘了生活的艰辛,早晨连饭都煮不成,暗示了生活的贫困和艰难,后两句“四壁萧条长掩关,满庭芳草自孤妍”则通过描绘环境的萧条和芳草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愁苦,首句和次句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将诗人生活的贫困和艰难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困苦,后两句则通过环境的描绘,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李群玉一生仕途不顺,生活贫困,常常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自己简陋的生活环境和内心的愁苦,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孤独之感,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