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穴探书惭旧学,涂山执玉记前身。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探禹穴感怀

唐·李绅

禹穴探书惭旧学,涂山执玉记前身。

云开龙驭千年在,水击鲸翻万古尘。

洞壑春深长锁翠,岩扉月上更铺银。

欲知此地兴亡意,且向灵峰问隐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绅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绅,唐代诗人、官员,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他早年贫困,曾入道观学习,后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户部侍郎等职,李绅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元稹、白居易等人交游甚密,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悯农二首》等,广为流传。

译文

在禹穴探寻古籍,深感自己学识浅薄,惭愧于过去的所学;回想起在涂山执玉祭祀大禹的情景,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前世因缘,云开雾散,仿佛大禹的龙驾穿越千年而来;水击鲸翻,激荡起万古的尘埃,山洞沟壑春意盎然,长锁翠绿;岩扉之上,月光如银,铺洒而下,想要知道这里的兴亡变迁之意,不妨向灵峰上的隐士询问。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探访禹穴和涂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禹穴和涂山都是与大禹治水相关的圣地,诗人通过探访这些地方,回顾历史,反思自己的学识和人生经历,诗中也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神秘,以及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融合了历史、自然和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首联“禹穴探书惭旧学,涂山执玉记前身”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自身学识的谦逊,颔联“云开龙驭千年在,水击鲸翻万古尘”通过描绘大禹的龙驾和鲸翻浪涌的景象,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颈联“洞壑春深长锁翠,岩扉月上更铺银”则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神秘,为全诗增添了诗意和美感,尾联“欲知此地兴亡意,且向灵峰问隐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和探索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有关,李绅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敏锐社会洞察力的诗人,他在游历过程中,通过探访禹穴和涂山等历史圣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学识和人生经历,这种感受促使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