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雪。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腮滴血汨罗水,骨节身销长乐潮。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幄,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其中节选:
鸡豚杂遝祈蚕社,鼓笛喧哗竞渡船。
作者简介
张建封(735年-800年),字本岐,邓州南阳(今河南邓州市)人,唐朝中期名将、诗人,张建封出身官宦世家,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太子詹事、御史大夫等职,他平定淄青节度使李纳叛乱有功,升任徐州刺史、徐泗濠节度使,在任内治军有方,使徐州成为唐朝东南地区的屏障,张建封还擅长文学,与当时名士多有交往,其诗作以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为主,风格雄浑豪放。
译文
在祈蚕社的仪式上,鸡和猪等祭品杂乱地摆放着,人们祈求着蚕业的丰收;江面上鼓笛声喧哗,龙舟竞渡的场面热闹非凡。
释义
“鸡豚杂遝祈蚕社”描述了祈蚕社的场景,鸡和猪等家禽家畜作为祭品被摆放在祭坛上,人们通过这些仪式祈求蚕业的丰收。“鼓笛喧哗竞渡船”则描绘了龙舟竞渡的盛况,鼓声和笛声交织在一起,龙舟在江面上竞相前行,场面十分壮观。
赏析
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古代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两个重要场景:祈蚕社和龙舟竞渡,前者体现了古代农业社会对蚕业的重视和祈求丰收的愿望;后者则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龙文化的崇拜和端午节的庆祝方式,诗句中“鸡豚杂遝”和“鼓笛喧哗”的描写,使得这两个场景更加生动、形象,这两句诗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节日文化。
创作背景
张建封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唐朝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端午节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在当时备受重视,张建封通过描绘端午节期间的祈蚕社和龙舟竞渡等场景,表达了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也通过这首诗向读者展示了唐朝中期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