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亭秋望
唐·白居易
霜落江清水见鱼,偶来徙倚草亭孤。
烟波淡淡迷渔艇,风雨萧萧渡客芦。
焉得故人同赏此,共披清景对琴书。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著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译文
霜降之后,江水清澈得可以看见游动的鱼儿,我偶然间来到这里,独自倚靠在长满野草的亭子旁,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江面,让人看不清渔舟的踪迹;风雨萧萧,吹打着渡口的芦苇,多么希望能有老朋友一同来欣赏这美景,共同在这清幽的景色中弹琴读书。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亭的宁静与清幽,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首句“霜落江清水见鱼”点明了季节与景色,霜降后江水清澈,鱼儿清晰可见,次句“偶来徙倚草亭孤”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偶然至此的心境,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亭周围的景色,并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江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水的清澈、渔舟的迷蒙、风雨的萧萧以及草亭的孤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以“偶来徙倚”表达了自己的偶然与孤独,而“草亭孤”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后两句则通过想象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平易近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异乡,面对秋日的江亭景色,心中不禁涌起对故乡、对友人的深深思念,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至偏远地区,晚年更是过着闲居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情操的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