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檐鸣雨早秋天,不喜新凉喜有年。的解释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喜雨

宋·杨万里

画檐鸣雨早秋天,不喜新凉喜有年。

稻穗正肥槐叶落,更将雅意入诗篇。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素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诚斋体”。

译文

彩绘的屋檐下,秋雨淅沥作响,预示着早秋的到来,我并不特别喜爱这初秋的凉意,而是更高兴于今年将是一个丰收之年,稻田里的稻穗正饱满肥硕,槐树叶子也纷纷落下,这美好的景象让我更有雅兴将它写入诗篇之中。

释义

画檐鸣雨早秋天:描绘了一幅秋雨落在彩绘屋檐上的画面,点明了季节是早秋。

不喜新凉喜有年:表达了诗人对早秋凉意的态度,他并不特别在意这凉爽的天气,而是更加关心今年的收成。

稻穗正肥槐叶落:具体描绘了丰收的景象,稻穗饱满,槐树落叶,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农作物的成熟。

更将雅意入诗篇:诗人将这份对丰收的喜悦和自然的赞美之情融入到了诗篇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早秋的雨景开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画檐、稻穗、槐叶等元素,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田园风光,诗人并没有过多地抒发个人的情感,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了即将到来的丰收上,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和喜悦,这种以物传情、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深意。

创作背景

杨万里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关心民生的诗人,他并没有完全沉浸在个人的忧愁之中,而是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田间地头,关注着农民的生活和收成,这首诗很可能就是他在某个早秋的雨天,看到田间丰收的景象后,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