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荷叶
宋·杨万里
玉船湛湛真秋露,却恨鹅儿色尚深。
万柄风摇红蕊乱,一池波映绿云沉。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作语言平易自然,富有幽默感,构思新巧,风格清新活泼,独具特色。
作者简介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曾师从于理学大师陆九渊,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他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屡遭贬谪,晚年辞官归隐,过着闲居生活,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被后人誉为“诚斋体”。
译文
晶莹的荷叶如同盛满秋露的玉船,却遗憾那荷叶上的荷花颜色还显得过于深重,成千上万柄荷叶在风中摇曳,红色的花蕊显得杂乱无章,一池碧水映照着绿色的荷叶,仿佛深沉的绿云。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荷叶与荷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细微之处的观察,首句“玉船湛湛真秋露”以玉船比喻荷叶,湛湛秋露形容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形象生动,次句“却恨鹅儿色尚深”中的“鹅儿”指荷花,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荷花颜色尚深的遗憾,实则是对自然生长规律的感慨,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荷叶摇曳、荷花点缀的池塘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赏析
本诗以荷叶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荷叶与荷花的自然之美,诗人以“玉船”喻荷叶,以“秋露”形容其上的露珠,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诗人对荷花颜色的遗憾,也体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敏感与追求,后两句的描写,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杨万里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本诗正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
创作背景
本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杨万里的闲居生活有关,作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杨万里在晚年辞官归隐,过着闲居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之美,本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秋日,观察到池塘中的荷叶与荷花,心生感慨,从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以及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