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宋·林逋
剪绡零碎点酥凝,不用匀红与斗青。
桃杏依稀香暗度,随风飘洒昼窗凝。
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
天借清游每穷日,夜深炬火候柴扉。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应为林逋的误写,实际应为林逋,但更广为人知的是林逋的别称“林和靖”,本名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林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词人,他一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他的诗词,多写隐逸生活和闲适心境,风格清新脱俗,尤以咏梅诗著称于世。
译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节选最后一句)
剪碎的丝绸般的花瓣好似点点酥凝,不需要用红粉去涂抹,也不需要与群芳斗妍争春,桃花和李花隐约地透着香气,(梅花的香气)随风飘洒,在白天飘进了我的窗户,梅花斜倚着画栏静悄悄的,仿佛在娇媚地低语,暗暗地移动着梅影走过红桥,上天赐予我清雅的游赏,让我每日都尽兴而归,直到夜深还举着火把,去柴扉外迎接初归的自己。
释义
此句“天借清游每穷日,夜深炬火候柴扉”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赏梅清游中的忘我境界,每日都尽兴游玩至深夜,甚至需要举着火把回家,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极度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赏析
林和靖的这首咏梅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梅花的神韵和诗人的高洁情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形态、香气和神韵,同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梅花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象征,此句“天借清游每穷日,夜深炬火候柴扉”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痴迷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
创作背景
林和靖一生爱梅,种梅养鹤,过着隐逸的生活,他的咏梅诗,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对自己高洁情怀的抒发,这首《山园小梅二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神韵和姿态,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通过梅花这一意象,传达了自己高洁、脱俗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