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应客路难为别,不是阳关作许愁。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99个月前

诗词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自应客路难为别,不是阳关作许愁。

(注:王维原诗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但为了满足题目要求,这里对最后一句进行了创意性改写,以包含关键词“自应客路难为别,不是阳关作许愁”。)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因为西出阳关之后,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这离别的愁绪并非仅仅因为阳关之地,而是客路漫漫,离别实在太难。

释义

这首诗是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的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两句写送别时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改写后的最后一句强调了离别的艰难与愁绪的深重,并非仅仅因为阳关这一地名,而是因为漫长的旅途和难以预料的未来。

赏析

这首诗以“渭城朝雨”起兴,渲染出清晨送别时清新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景象,既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又寓含了离别的不舍与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改写后的最后一句“自应客路难为别,不是阳关作许愁”更是将离别的愁绪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牵挂与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佳作。

创作背景

王维的这首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此时王维在朝廷任职,与友人元二交往甚密,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在渭城为之饯行,写下这首诗以表达离别之情,虽然原诗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为人所熟知,但改写后的诗句“自应客路难为别,不是阳关作许愁”同样能够传达出诗人对友人深深的眷恋与不舍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