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世事何足论,未死断知常闭门。的释义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杜荀鹤

区区世事何足论,未死断知常闭门。

莫道此中无乐事,清风明月不须钱。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以诗为业,曾数次应举不第,后隐居山林,杜荀鹤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风格质朴自然,语言通俗易懂,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世间的琐碎事务哪里值得去议论呢?在我还未死去之前,我断定自己会常常关起门来,远离尘嚣,不要说在这山林隐居中没有快乐的事情,清风明月这些自然美景是不需要花费钱财就能享受的。

释义

“区区世事何足论”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琐事的轻蔑态度,认为它们不值得去关注或讨论。“未死断知常闭门”则表明诗人决心在余生中远离世俗,闭门隐居,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莫道此中无乐事,清风明月不须钱”则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美好,指出清风明月这些自然美景是无需花费就能享受到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琐事的超脱态度,首句“区区世事何足论”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对世俗的纷扰和纷争不屑一顾,次句“未死断知常闭门”则进一步坚定了诗人隐居的决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后两句“莫道此中无乐事,清风明月不须钱”则通过描绘隐居生活中的美好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整首诗意境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充满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杜荀鹤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诗人曾多次应举不第,对仕途失望透顶,于是选择隐居山林,以诗为伴,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社会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隐居生活中的美好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洒脱心态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