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蹋梁州。的释义

梦梦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梁州曲

唐·岑参

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蹋梁州。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愁。

树色苍苍寒欲暮,江声咽咽断还流。

升平美事今全得,唯恨渔阳路未修。

作者及朝代

作者:岑参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描绘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语言雄奇瑰丽,风格豪迈奔放,岑参一生曾两度出塞,长期在边疆任职,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使得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真实感和生命力。

译文

在云雾缭绕的栈道与如屏的群山间,我已游历了整整一个月,马蹄初次踏上梁州这片土地,我心中充满了喜悦,在这陌生的地方,日落时分玄猿的啼哭令人心生凄凉;而遥想故乡,霜降之前白雁南飞,也带着无尽的哀愁,树木苍翠,天色渐暗,寒意袭人;江水呜咽,时断时续,流淌不息,我享受着升平年代的安宁与美好,只是遗憾通往渔阳的道路还未修缮畅通。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历过程中初到梁州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边疆安宁的感慨,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云栈屏山”、“玄猿哭”、“白雁愁”等,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深沉而细腻,首联“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蹋梁州”直接点题,既交代了游历的时间和地点,又表达了初到梁州的喜悦之情,颔联和颈联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尾联“升平美事今全得,唯恨渔阳路未修”则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自然景物与诗人情感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含蓄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岑参在游历边疆时所作,当时,唐朝正处于盛世时期,边疆相对安宁,岑参作为一位边塞诗人,对边疆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在游历过程中,他初到梁州这片土地,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慨,他也对边疆的安宁和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许和关注,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