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宋·释绍嵩
蒲龛坐久暖如春,纸被无声白似云。
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惊。
松风清昼水声远,竹色寒林暮雨轻。
却笑当年龙卧处,如今空有抱膝吟。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留有诗作传世,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反映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译文
坐在用蒲草编织的坐垫上久了,感觉温暖得像春天一样;纸做的被子虽然无声无息,但洁白得如同云朵,门前的小巷因少有人迹而长满了青苔,与老朋友相见时,彼此的容颜和鬓发都让人惊讶于岁月的流逝,白天里,松风阵阵,水声悠远;寒冷的林中,竹色青翠,傍晚时分细雨轻拂,回想起当年诸葛亮隐居卧龙冈时的情景,如今这里只留下我独自抱着膝盖吟诵诗篇。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蒲龛坐久暖如春,纸被无声白似云”直接点题,展现了诗人简朴而温馨的生活环境;颔联“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惊”则透露出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颈联“松风清昼水声远,竹色寒林暮雨轻”以自然景色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尾联则以历史典故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的追慕和自己孤独吟咏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点点滴滴,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人通过“蒲龛”、“纸被”等意象,营造了一种简朴而温馨的生活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松风清昼”、“竹色寒林”等,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以诸葛亮隐居卧龙冈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古代隐士的追慕和对自己孤独吟咏心境的抒发,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绍嵩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他通过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也可能借古喻今,以诸葛亮隐居卧龙冈的典故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追求,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也是其个人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