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担长瓶列云液,绛囊细字拆龙团。的解释

春秋7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朱担长瓶列云液,绛囊细字拆龙团”,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和钱穆父咏猩猩毛笔》,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和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宋·苏轼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

朱担长瓶列云液,绛囊细字拆龙团。

试将书小品,聊记梦西湖。

从此中书君,免被四库存。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纵多变,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取诸家之长,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擅画墨竹,题材广泛,笔墨纵横多变,与文同并称“文苏”。

译文

猩猩爱酒,醉魂常在,能言却机巧之事不谙,它生前曾穿破几双木屐,死后却留下五车书籍(此处用典,形容猩猩毛笔所书文字之多),它的形象被描绘在《王会图》上,它的功勋则留在石渠阁的藏书里,朱红色的担子上挂着长长的瓶子,里面盛满了如云雾般的美酒;绛红色的袋子里装着细写的书信,拆开来是龙团茶饼(此处“龙团”指茶饼,与毛笔制作无直接关联,但用以形容珍贵),试着用这猩猩毛笔书写小品文,聊以记录梦中游览西湖的情景,从此以后,中书省的毛笔(此处代指书写工具),就免去了被四库(指皇家藏书楼)尘封的命运。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猩猩毛笔的珍贵与神奇,表达了诗人对书写工具的喜爱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诗中“朱担长瓶列云液,绛囊细字拆龙团”两句,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猩猩毛笔的珍贵与不凡,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追求。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诗以猩猩毛笔为题材,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书写工具的深厚情感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为和友人钱穆父所作的一首咏物诗,钱穆父曾赠给苏轼一支猩猩毛笔,苏轼便以此笔为题材创作了这首诗,猩猩毛笔在古代被视为一种珍贵的书写工具,而苏轼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对这样的书写工具自然充满了喜爱和珍视,他在这首诗中尽情地赞美了猩猩毛笔的珍贵与神奇,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朱担长瓶列云液,绛囊细字拆龙团”两句诗在描绘猩猩毛笔时融入了美酒和茶饼的意象,但这些意象并非直接用于描述毛笔的制作过程或特性,而是用以烘托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氛围,从而更加凸显猩猩毛笔的珍贵与不凡。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