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床清梦压星河。
鹤影冷翻丹井月,雁声遥带玉关秋。
有谁知我此时情,独倚阑干看落晖。
(注:“鹤影冷翻丹井月,雁声遥带玉关秋”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全篇,而是根据古典诗词的意境与风格融合创作而成,类似意境的句子在古典文学中常见,但直接组合成此两句并作为完整诗篇一部分的情况较为少见,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嵌入一首虚构的古诗中进行分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唐温如(此处为虚构人物,因实际历史上并无直接以此两句为全诗内容的作者记录,故以“唐温如”作为虚构代表,寓意唐代某位温文尔雅的诗人)
朝代:唐
作者简介
唐温如,虚构的唐代诗人,以其深邃的意境、优美的词句著称,虽非历史真实人物,但此设定下,他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作品常带有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译文
西风吹拂,洞庭湖水泛起层层波澜,仿佛一夜之间湘君(湘水女神)的白发也增添了许多,醉后我忘却了天地与水的界限,仿佛满床的清梦都压在了璀璨的星河之上,鹤的影子在清冷中翻飞,映照着丹井边的月光;大雁的叫声远远传来,带着玉门关方向的秋意,有谁能够理解我此刻的心情呢?我只能独自倚靠在栏杆旁,静静地看着夕阳落下。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西风、洞庭波、湘君白发、醉梦星河、鹤影雁声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玉关,象征边疆)的思念之情,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寻求理解的渴望。
赏析
意境深远:诗中“鹤影冷翻丹井月,雁声遥带玉关秋”两句,以鹤影之冷、雁声之遥,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遥远的意境,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美,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的向往。
情感丰富:从对湘君白发的想象,到醉后梦压星河的奇幻,再到独倚阑干看落晖的孤独,诗人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深刻体验。
语言优美:全诗语言精炼,意象鲜明,如“西风吹老洞庭波”、“满床清梦压星河”等句,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深意,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但若将其置于唐代诗歌繁荣的背景下,可以想象这样一位诗人,或许是在某个秋日黄昏,独自漫步于洞庭湖畔,面对浩渺的湖水与远方的天际,心中涌动着对自然、对人生、对远方的无限感慨,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