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纸被行
宋·范成大
翰林纸薄似云烟,
闽溪纸被软於绵。
不须重价求貂裘,
黎峒花紬暖胜毡。
作者及朝代
范成大,南宋(1126年-1193年),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作者简介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著作传世。
译文
翰林院的纸张薄得像云烟一样轻盈,
闽溪出产的纸被柔软得比绵还舒适。
不需要花费重金去购买貂皮大衣,
黎峒地区出产的花紬比毛毡还要暖和。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两种纸制品——纸被和花紬的优异特性,首句“翰林纸薄似云烟”以翰林院的纸张作为对比,形容其轻薄如烟云;次句“闽溪纸被软於绵”则直接赞美闽溪出产的纸被柔软胜过丝绵,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不需要昂贵的貂皮大衣,因为黎峒地区出产的花紬就已经足够暖和了。
赏析
这首诗以纸被和花紬为题材,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这两种物品的优异特性,诗人以翰林院的纸张作为对比,突出了闽溪纸被的柔软和舒适;又以貂皮大衣作为参照,强调了花紬的保暖性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物品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也反映了诗人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创作背景
范成大一生仕途坎坷,晚年退居石湖,对民间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退居期间,对当地民间生活用品的观察和体验所得,通过赞美纸被和花紬这两种物品,诗人既表达了对民间工艺的赞赏,也寄托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