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明月共千里,已占深林巢一枝。全诗是什么?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鹊

唐·韦应物

山鹊爱山晴,翅影入青冥。

即今明月共千里,已占深林巢一枝。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个人情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山鹊喜爱晴朗的山林,翅膀的影子掠过青天白云,如今它已与明月共享千里之遥的夜空,早已在深林中筑巢栖息于一枝之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鹊的生活习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首句“山鹊爱山晴”直接点明山鹊对晴朗山林的喜爱;次句“翅影入青冥”以山鹊飞翔的姿态,展现了其自由不羁的精神;第三句“即今明月共千里”则通过明月与山鹊的关联,暗示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追求;末句“已占深林巢一枝”则表明山鹊已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之所,寓意诗人内心的归宿感。

赏析

这首诗以山鹊为题,却不仅仅是对山鹊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对山鹊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自然和谐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山鹊的飞翔、栖息,都成为了诗人追求自由、宁静生活的象征,诗人巧妙地运用明月这一意象,将山鹊与明月联系在一起,既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又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韦应物山水田园诗风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选择辞官归隐,寄情山水之间,这首诗很可能就是他在隐居期间,观察自然、感悟人生时所作,通过对山鹊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谐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在韦应物的诗中,自然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景物,更是他内心情感的寄托和抒发,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