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临川驿夜话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萧萧风雨临川驿,邂逅连床若有期。
共话前宵梦里事,不知窗外五更鸡。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升元中,以文章及第,任淦水尉,后仕至水部郎中,李中一生多任小官职,且多有漂泊之感,其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时局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译文
在临川驿站,风雨萧萧作响,我们意外地相遇,并得以同床共话,仿佛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早有约定,我们畅谈着前夜梦中的情景,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已亮到五更,鸡鸣声起。
释义
“萧萧风雨临川驿”描绘了临川驿站外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邂逅连床若有期”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意外相遇并得以共话的喜悦之情,仿佛这次相遇是命中注定,有着某种不可言喻的缘分。“共话前宵梦里事”进一步描绘了两人深夜畅谈的情景,内容涉及到前夜的梦境,显示出两人关系的亲密无间。“不知窗外五更鸡”则通过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这次夜话的漫长与尽兴。
赏析
这首诗以临川驿站为背景,通过风雨、邂逅、连床夜话等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难得的相聚时光,首句“萧萧风雨临川驿”以景起兴,既点明了地点和天气,又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邂逅连床若有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遇的喜悦之情,情感真挚而动人,后两句则通过“共话前宵梦里事”和“不知窗外五更鸡”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两人深夜畅谈的情景和时间的流逝,使全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仕途不顺、漂泊异乡之时,在晚唐至五代初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难以找到稳定的归宿,李中作为一位小官职的诗人,可能也经历了类似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与友人在临川驿站的意外相遇和深夜畅谈,无疑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段美好回忆,这首诗正是他对这段回忆的抒发和记录,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李中作为一位诗人的敏感和才情,以及他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和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