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画马行
唐·杜甫
唐人画马如相马,□□不在驪与共。
腕促蹄高如踣铁,交驰烈日风尘动。
良工苦心为远别,巧拂轻缣光似月。
是时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由于“□□”在原诗中缺失,这里以“神骏”二字填入,以符合诗意,但需注意这并非原诗确切内容。)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历经战乱,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译文
唐人画马如同相马一般,注重的是马的神骏而非毛色的黑(驪)白(共),画中马腕部紧收,蹄子高扬如同踣铁一般坚实有力,它们在烈日下奔驰,扬起的风尘令人动容,画家苦心孤诣地描绘这匹即将远别的马,轻巧地拂拭着薄绢,使得画面上的马儿在月光下熠熠生辉,那时,这匹马被牵到皇宫的红色台阶下,它傲然挺立,仿佛能吹动阊阖门上的长风,皇帝下诏让将军拂去绢上的尘埃,准备作画,画家在构思中惨淡经营,片刻之间,一匹真龙般的骏马跃然纸上,它一出现,就使得万古以来的凡马都黯然失色。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唐人画马的高超技艺,赞美了画家对马的神态、气质的精准捕捉和生动表现,诗中“唐人画马如相马”一句,强调了画家不仅关注马的外形,更重视其内在的神韵和气质,而“腕促蹄高如踣铁”等句,则通过具体的描绘,展现了画中马的力量感和动态美。
赏析
这首诗以画马为题,却不仅仅局限于对画作的描绘,而是通过对画作的赞美,表达了对画家高超技艺和深刻洞察力的钦佩,诗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两句,更是将画作提升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形象地表现了画家笔下骏马的神骏非凡和超凡脱俗,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画作的艺术魅力,又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甫对唐代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关注有关,杜甫一生历经战乱,对社会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他并没有因此忽视艺术的价值和魅力,相反,他通过诗歌创作,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和赞美,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观赏唐代画家所绘的马匹后,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对唐代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以及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