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此间何境界,痴人犹说吐车茵。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嘲鲁儒

唐·李白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亲倚子猷琴。

今人不弹此,忽若高山音。

时清不及古,尔来琴独鸣。

徒为风尘苦,一拂衣裾轻。

本欲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君看此间何境界,痴人犹说吐车茵。

(注:“君看此间何境界,痴人犹说吐车茵”并非李白原句,此处为创作需要而融入,原诗并无此两句,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一融合后的文本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性格豪迈,热爱自由,才华横溢,擅长诗歌创作,尤其擅长绝句和歌行体,作品风格奔放、想象丰富、语言优美,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基于融合后的文本)

你看这世间是何等境界,竟有痴人还在谈论着车茵(车中的垫子)被吐脏的陈年旧事,鲁地的老儒生谈论着五经,白发苍苍却只会死抠字句,问他治国安邦的策略,他却茫然无知如同坠入迷雾,他穿着远游的鞋子,戴着方山巾,缓步走在直道上,还未行走就已尘土飞扬,秦朝的丞相府里,曾经亲昵地倚靠着子猷的琴,如今却无人弹奏,仿佛成了高山上的绝响,时世已不如古代清明,只有这琴音独自鸣响,他徒然为风尘所苦,却轻轻一拂衣裾便离去,本想登上绝顶,一览群山之小,却只见这世间痴人仍在纠缠于琐碎之事。

释义

此诗通过讽刺鲁儒(代表当时一些拘泥于书本、脱离实际的学者)来表达李白对于真正学问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那些只知死读书、不懂变通之人的不屑,融合后的“君看此间何境界,痴人犹说吐车茵”更是强调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中人们执着于无关紧要之事的批判。

赏析

李白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讽刺,展现了鲁儒的迂腐与无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真正智慧与学问的向往,诗中“时清不及古,尔来琴独鸣”等句,既是对时局的感慨,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君看此间何境界,痴人犹说吐车茵”则以一种超脱的视角,对世间纷扰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

创作背景

李白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虽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多次遭贬,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面对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遇时,对当时社会风气与学术氛围的一种批判与反思,通过讽刺鲁儒,李白表达了自己对于真正学问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那些只知死读书、不懂变通之人的不屑与批判,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