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畔秋景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江水悠悠映晚霞,
晒翎斜日鸥来熟。
芦花风起秋声急,
印迹平沙雁到新。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江水缓缓流淌,映照着傍晚的霞光,
夕阳斜照,鸥鸟熟练地晾晒着它们的羽毛。
芦花在秋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秋意渐浓,
大雁在平坦的沙地上留下新的足迹,刚刚抵达。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畔宁静而生动的景象,首句“江水悠悠映晚霞”以江水与晚霞相映成趣,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背景,次句“晒翎斜日鸥来熟”通过鸥鸟在夕阳下晾晒羽毛的细节,展现了它们对这片水域的熟悉与自在,第三句“芦花风起秋声急”以芦花和秋风为元素,传达出秋天的气息与节奏,末句“印迹平沙雁到新”则通过大雁留下的新足迹,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江畔的自然风光,通过鸥鸟、大雁等动物的活动,以及江水、晚霞、芦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生机,诗人运用“晒翎”、“印迹”等生动的动词,使画面更加鲜活,富有动感,诗中也蕴含着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与变迁,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民族未来的期待,在这首《江畔秋景》中,诗人却选择以宁静的秋日江畔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和谐,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这可能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有关,或许是在某个相对平静的时期,诗人得以暂时放下心中的忧虑,沉浸于自然之中,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