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麻蒙翳不通邻,耽酒颓然一老民。出自哪首诗?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居

宋·陆游

桑麻蒙翳不通邻,耽酒颓然一老民。

鸡唱三声天欲晓,安排诗作苦吟人。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桑树和麻田茂盛得遮蔽了道路,使我与邻居不相往来;我是一个沉迷于酒中,颓废不振的老百姓,当鸡鸣三声,天色即将破晓时,我正忙着安排诗作,成为了一个苦心吟咏的诗人。

释义

“桑麻蒙翳不通邻”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幽静与隔绝,桑麻等农作物的茂盛生长使得道路不通,与邻居的来往也因此减少,营造了一种隐居的氛围。“耽酒颓然一老民”则直接刻画了诗人的形象,他沉迷于酒中,显得颓废而苍老,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鸡唱三声天欲晓,安排诗作苦吟人”则展示了诗人清晨起床,开始苦吟诗作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村居的生活场景,通过“桑麻蒙翳不通邻”和“耽酒颓然一老民”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远离尘嚣、淡泊名利的形象,而“鸡唱三声天欲晓,安排诗作苦吟人”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清晨即起、勤奋创作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也表达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坎坷,晚年他选择了隐居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隐居村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他在隐居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