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雨来不驶亦不迟,大点如菽细如丝”,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晚春田园杂兴》之一,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晚春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老盆初熟杜鹃花,啼鸟正繁梅子酸。
恰则东风吹雨过,小楼一夜听春雨。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倾尽酒初醒,山雨欲来风满楼。
云气半开新涨水,雨来不驶亦不迟,大点如菽细如丝。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尤其在田园诗方面有着独特的造诣,作品多描写农村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译文
(针对“雨来不驶亦不迟,大点如菽细如丝”两句)
雨来得既不急促也不迟缓,雨滴有的大如豆子,有的细如丝线。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雨的特点,既不急促也不拖延,恰到好处地降临人间,雨滴的大小不一,有的大如豆子般明显,有的则细如丝线般轻柔,展现了春雨的细腻与多变。
赏析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的景象,通过“不驶亦不迟”的表述,传达出春雨的适时与恰到好处。“大点如菽细如丝”的描写,既展现了春雨的多样性,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心境。
创作背景
范成大的《晚春田园杂兴》组诗共六十首,创作于南宋时期,这组诗以晚春时节的田园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雨来不驶亦不迟,大点如菽细如丝”这两句诗,正是诗人在观察春雨时所得的感受,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但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寄托了自己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范成大的《晚春田园杂兴》之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雨的细腻与多变,以及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