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湖村晚泊
唐·罗隐
湖桑埭下渔舟雨,道树山前野店灯。
柔橹一声人语近,满船明月到江陵。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晚唐乱世,一生郁郁不得志,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后转而投身文学创作,以讽刺诗和散文著称,罗隐的诗作语言犀利,风格独特,常借古讽今,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译文
在湖桑埭下的渔舟中,细雨蒙蒙;山前道路旁的树木旁,野店的灯火闪烁,随着轻柔的橹声,人声渐渐接近,满载着明月的船只,正缓缓驶向江陵。
释义
湖桑埭下渔舟雨:描述了湖边的桑树埭下,渔舟在雨中停泊的景象。
道树山前野店灯:描绘了山路旁树木掩映下,野店灯火阑珊的温馨场景。
柔橹一声人语近:通过轻柔的橹声和逐渐清晰的人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满船明月到江陵:以满船的明月为伴,船只向着江陵进发,寓意着旅途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村晚泊的宁静景象,通过“渔舟雨”、“野店灯”、“柔橹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诗人以“满船明月到江陵”作为结尾,不仅展现了旅途的宁静美好,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和淡淡的乡愁。
创作背景
罗隐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游历江湖、漂泊异乡之时,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乱世,心中难免生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湖村晚泊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