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旷劫来俱有死,出青天外始无愁。的解释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无愁可解

宋·辛弃疾

光景百年,看便似、此身长是客。

愁里斜阳水边楼,倚阑干、欲共斜阳语。

怎奈向、一回风,一回雨。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

伤心千古,秦淮夜泊烟树,记当年、曾听歌声处。

酒醒何处?路长人困蹉跎。

从旷劫来俱有死,出青天外始无愁。

作者及朝代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作者简介

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少年时便立志抗金复国,他曾参与耿京起义军,并亲自南下归宋,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心,在南宋朝廷中,他历任多职,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依然心系国家,用诗词表达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辛弃疾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之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译文

人生百年,光阴似箭,仿佛自己总是漂泊无定的过客,在忧愁中望着西下的斜阳和水边的楼阁,倚着栏杆想要和斜阳倾诉衷肠,但无奈的是,风一阵阵地吹,雨一阵阵地下。

在歌舞升平的酒宴前,在繁华如镜的容颜里,黑发悄悄地换成了白发,千古以来,令人伤心的是,在秦淮河畔夜泊时看到的烟树,还记得当年曾在这里听到歌声,酒醒后不知身在何处?道路漫长,人已困倦,岁月蹉跎,自从宇宙洪荒以来,生命都有一死,只有超脱尘世,飞到青天之外,才能没有忧愁。

释义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在面对忧愁和困境时的无奈与超脱,词中通过描绘斜阳、楼阁、风雨等自然景象,以及歌舞、繁华等人生场景,展现了人生的多变和无常,作者也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无愁境界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词以豪放派的风格,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洞察,词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也有对超脱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作者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人生的无常和忧愁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中也透露出一种豁达和超脱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辛弃疾被贬谪期间,当时,他身处逆境,面对朝廷的排挤和打压,心中充满了忧愁和无奈,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这首词中,他通过对人生和世事的描绘,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无愁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精神境界的追求,不仅体现了辛弃疾的豁达和超脱,也展现了他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