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歌缥渺城西路,烟树参差埭北村。出自哪首诗?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城西访友人别业

唐·雍陶

棹歌缥渺城西路,烟树参差埭北村。

片水带斜阳色,双峰排闼送青恩。

作者及朝代

雍陶,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国钧,成都人(今四川成都一带),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传世,雍陶生活在晚唐,当时社会动荡,但他的诗作多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细腻。

作者简介

雍陶早年曾游历四方,晚年寓居江陵,他的诗歌以写景抒情见长,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融入个人情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城西的路上,我乘着轻舟,听着悠扬的歌声飘荡在缥缈的水面上,远处的村庄,烟雾缭绕中的树木参差不齐,点缀在埭北的村落旁,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连水都染上了夕阳的色彩,两座山峰如同推开的大门,将满眼的青翠直接送到我的面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探访友人别业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棹歌缥渺城西路”以悠扬的歌声和水面的缥缈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次句“烟树参差埭北村”则通过烟雾缭绕的树木和参差不齐的村落,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后两句则通过夕阳、水面和山峰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西路上的自然景色和乡村风光,通过“棹歌”、“烟树”、“斜阳”和“双峰”等意象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而美好的意境,诗人以景寓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景色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抒发,诗人还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如“缥渺”的水面、“参差”的烟树和“带斜阳色”的水面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性和形象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雍陶晚年寓居江陵期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但雍陶却选择了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寄情山水田园之间,这首诗正是他在探访友人别业途中所见所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风光,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雍陶晚年的心境和追求,即追求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