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閒居
唐·白居易
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
欲除老病唯无欲,更惜残阳惜半杯。
生计悠悠身兀兀,家赀屡罄缘耽酒,
宿习犹存为爱诗,风暖花繁春欲暮,
可怜容鬓不自知。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其诗作广泛涉及社会、政治、人生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门巷里长满了绿苔,显得非常萧条,老朋友们的容颜和鬓发都已衰老,想要消除老病只有做到无欲无求,更加珍惜那即将逝去的残阳和手中的半杯酒,生计艰难,身体也日渐衰弱,家中的财产多次因为嗜酒而耗尽,但热爱诗歌的习性仍然保留着,春风和煦,花朵繁茂,春天即将过去,可怜的是自己竟然没有察觉到自己容颜和鬓发的变化。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萧条与孤独,以及他对老病、生计、嗜酒和诗歌的复杂情感,诗中“门巷萧条长绿苔”描绘了环境的荒凉,“故人容鬓各相衰”则表达了与老友相聚时的感慨,诗人通过“欲除老病唯无欲”表达了对消除老病的渴望,但又通过“更惜残阳惜半杯”表现出对生命的珍惜。“家赀屡罄缘耽酒,宿习犹存为爱诗”则揭示了诗人因嗜酒而耗尽家财,但热爱诗歌的习性却始终不改的内心世界。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中既有对生命老去的无奈和感慨,也有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诗歌的热爱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所作,当时,诗人已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沧桑,对生命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闲居的日子里,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对社会的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真实地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状态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