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桥北潦收波浅碧,埭西霜近叶微赬”,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初秋行圃二首·其二》,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初秋行圃二首·其二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忽断忽闻乱人情。
桥北潦收波浅碧,埭西霜近叶微赬。
一行白鹭上青天,曾被游人误识惊。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奇特。
译文:
落日看似无情却最有情,催着万树上的蝉鸣个不停,听着蝉声近在咫尺,却无从找寻它们的踪迹,时断时续的蝉鸣声让人心绪不宁,桥北积水消退,河水显得浅碧清澈,埭西的白霜临近,树叶微微泛红,一行白鹭飞上青天,曾经被游人误认为是惊起的鸟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傍晚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感受,前两句通过写蝉鸣来表现落日的“有情”与“无情”,后两句则具体描绘了桥北水波和埭西霜叶的景色,以及白鹭飞上青天的生动场景,整首诗意境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赏析:
这首诗以初秋傍晚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前两句通过蝉鸣的描写,巧妙地表现了落日的“有情”与“无情”,既写出了落日的催促作用,又写出了蝉鸣的此起彼伏和难以捉摸,后两句则通过桥北水波和埭西霜叶的描写,以及白鹭飞上青天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和画面感,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构思新巧奇特,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初秋时节游览园林时所作,当时他身处自然之中,感受着初秋傍晚的宁静与美丽,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于是他便将这些感受化为诗句,创作出了这首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的诗歌,这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对自然和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