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居大泽群嚣息,乍得清寒百体轻。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韦应物

屏居大泽群嚣息,乍得清寒百体轻。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霁。

迢迢碧空净,寂寂秋景明。

病来心绪懒,闲居养性情。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雅,自然流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闲适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韦应物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诗歌中的瑰宝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从贵族子弟到地方官员的转变,这种经历也反映在他的诗歌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也有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

译文

隐居在广袤的湖泊边,喧嚣的尘世之声渐渐平息,刚刚感受到清寒的天气,身体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树林和山谷在暮色中渐渐收敛了色彩,云霞也收起了傍晚的余晖,辽阔的天空变得异常清澈,寂静的秋景显得格外明亮,自从生病以来,心情变得慵懒,闲居在这里正好可以修养性情。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隐居在湖泊边的闲适生活,首联“屏居大泽群嚣息,乍得清寒百体轻”点明了隐居的地点和感受,即远离尘嚣,享受清寒带来的身体轻松,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居地的自然景色,如林壑、云霞、碧空和秋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因病闲居,借此机会修养性情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隐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隐居地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融为一体,表现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屏居大泽群嚣息”一句,既点明了隐居的地点,又暗示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的心境,而“乍得清寒百体轻”一句,则通过身体感受的变化,进一步突出了清寒天气带来的身心愉悦。

诗中的自然景色描写也极具特色,林壑、云霞、碧空和秋景等意象的巧妙运用,不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含蓄而深沉,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淡然处之,也有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应物的个人经历有关,韦应物一生经历了从贵族子弟到地方官员的转变,这种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常,在晚年时期,韦应物可能因身体原因或政治原因而选择隐居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可以体会到他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淡然和超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