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婚娉皆邻里,妇姑孝慈均母子。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行

唐·杜牧

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凄。

长亭古驿高临水,短策疲驴侧帽簪。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梦柳依依。

一村婚娉皆邻里,妇姑孝慈均母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他的散文也颇负盛名,尤其是《阿房宫赋》更是传世名篇,杜牧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译文

春天已过半,却仿佛有了秋天的凉意,让人心意迷乱,山城刚下过一场雨,百花凋零,显得格外凄凉,长亭和古驿站高高地临水而建,我骑着疲惫的驴子,手持短杖,侧戴着帽子缓缓前行,远行的路途让我悲伤春天的即将逝去,而傍晚的残云还让我梦中见到依依的柳枝,在这个村子里,婚嫁的都是邻里乡亲,婆媳之间孝顺慈爱,如同母子一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过半时,于山城雨后的所见所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乡村淳朴民风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的前四句通过描绘春末山城雨后的凄凉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后四句则转而写人,通过“远路应悲春晼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悲伤,而“一村婚娉皆邻里,妇姑孝慈均母子”则展现了乡村社会的和谐与温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间真情的歌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杜牧在游历或任职途中,经过一个山城时所作,当时正值春末夏初,山城刚下过一场雨,景色凄凉,触动了诗人的情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不仅描绘了眼前的自然景色,还通过写人抒情,表达了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对乡村淳朴民风的向往和赞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