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田园乐七首·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辋川别业人闲,桂子落秋山晚。
楚客舟中月,渔人网际天。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附加)家家输赋及时足,耕有让畔桑无争。
(注:此句并非直接出自上述《田园乐七首》中的任何一首,但为解析需要,我们假设其为王维田园诗风格的体现,进行构造性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对于附加句)“家家都能按时缴纳赋税,生活富足;在耕作时,人们会谦让田界,养蚕种桑时也不会发生争执。”
释义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和谐、富足、宁静的田园生活景象,强调了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安居乐业,家家都能及时足额地缴纳赋税,说明国家税收制度合理,人民负担得起;耕有让畔桑无争,则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没有因为土地或资源而发生争执。
赏析
这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理想化的田园生活图景,它不仅仅是对田园风光的赞美,更是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在王维的笔下,田园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人性美好、社会和谐的体现,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虽然这句诗并非直接出自王维的某首具体作品,但我们可以从王维的田园诗风格中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王维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动荡时期,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他的田园诗往往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出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句诗很可能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理想田园生活的想象和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