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宋·林逋
剪绡零碎点酥凝,巧缀烟霞百媚生。
别是香魂清瘦骨,更怜冰魄照寒清。
绿阴芳草佳风月,不是花时也解来。
冷淡无人看,殷勤为解栽。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他一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作者简介
林逋生于北宋初年,自幼聪颖好学,性孤高自好,恬淡好古,早年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以种梅养鹤为乐,诗、书、画皆有所成,尤工于诗,风格淡远,其人格高洁,为后世文人所敬仰。
译文
第二首诗的大意为:
梅花如同剪碎的丝绸般零落,点点如同凝脂般美丽,它巧妙地点缀着烟霞,展现出百媚之态,它有着清瘦的香魂和冰魄,在寒冷的月光下更显清冷,即使在绿荫芳草和美好风月之时,即便不是梅花盛开的季节,它的风姿也能让人感受到,这样高洁冷淡的梅花却少有人欣赏,只有我这般殷勤地为其栽种、为其吟咏。
释义
“绿阴芳草佳风月,不是花时也解来。”这两句诗表达了梅花虽不在盛开之时,但其风骨、香气依然能在四季之中为人所感知,即便是在绿荫芳草、清风明月的时节,也能感受到梅花那份独特的韵味和气质。
赏析
林逋的这两句诗,以梅花为题材,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梅花高洁、清冷的品格,诗人以“绿阴芳草佳风月”来描绘四季之美,而梅花即便不在花期,其精神气质也能超越季节的限制,为人所感知,这不仅是对梅花独特魅力的赞美,也是诗人自身高洁人格的写照,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创作背景
林逋一生爱梅,隐居孤山,种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的这两首《山园小梅》就是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在宋代,梅花已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见题材,而林逋的这两首诗更是将梅花题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