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古道行
唐·李涉
驿前历历堠双只,陌上悠悠人去来。
风卷尘沙迷远道,云开日色见高台。
寒鸦数点啼霜苦,瘦马几声踏雪哀。
回首故园何处是,心随明月到天涯。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涉创作过此诗。)
作者简介
李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唐宪宗至唐文宗年间,他工于诗,尤善七言绝句,内容多抒发个人情怀,反映社会现实,李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驿站前清晰地矗立着两座孤零零的土堡(堠),田野的小路上人们来来往往,悠悠不绝,风沙卷起尘土遮蔽了远方的道路,云开日出时又能看见远处的高台,寒鸦在霜冻中点点啼叫,声音凄苦;瘦马在雪地中踏步,发出哀鸣,回头望向故乡,却不知在何方,心已随着明月飞向了天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古道上的景象,通过驿站的土堡、田野的小路、风沙尘土、云开日色、寒鸦啼叫、瘦马哀鸣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物和动物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得古道上的景象跃然纸上,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历历”、“悠悠”、“迷”、“见”等词语,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涉游历四方、远离故乡的时期,在旅途中,他看到了古道上的景象,感受到了人生的孤独和凄凉,于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歌,通过描绘古道上的自然景物和动物的行为,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