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出关
唐·刘沧
朝缨初解佐江淮,暂向云峰一径开。
风卷暮云朝雨过,水摇寒日暮山来。
半生征袖厌风埃,又向关门把酒杯。
好是圣朝居近地,只应从此别蓬莱。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境内),大中八年(公元854年)进士,官华原尉,有诗名,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时局的感慨,部分作品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与士人的无奈。
译文
刚刚从辅佐江淮的职务上解脱出来,我暂时向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小径走去,傍晚时分,风吹散了暮云,朝雨也已停歇,水面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寒光,远处的山峦仿佛随着暮色缓缓而来,半生漂泊,衣袖间沾满了风尘与尘埃,如今我又一次站在关门前,手执酒杯,幸运的是,我身处这圣明的朝代,离京城不远,或许从此就能告别那如蓬莱仙境般遥远而不可及的理想生活。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首联写诗人辞去官职,踏上归隐之路;颔联描绘了一幅雨后黄昏的山水画卷,寓含诗人心境的宁静与超脱;颈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征尘岁月的厌倦,以及对再次面对离别(关门把酒杯)的无奈;尾联则以“圣朝居近地”自慰,暗示虽未能完全超脱,但已近理想之境,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赏析
刘沧的《出关》一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颈联“半生征袖厌风埃,又向关门把酒杯”,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时代背景下士人心态的反映,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士人往往难以施展才华,常感怀才不遇,刘沧作为晚唐诗人,其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辞去官职,准备归隐山林之际所作,面对仕途的挫折与社会的黑暗,诗人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通过这首诗,刘沧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感悟。